野鸟与禽流感:给观鸟者的指引

资料来源:国际鸟盟
2006年3月1日更新

1. 禽流感与观鸟者
1.1. 野鸟至人类之间的传播
1.2. 观鸟是否安全?
1.3. 协助监察野鸟
1.4. 喂饲鸟类
1.5. 观鸟旅游
2. 政府及官员对禽流感的反应
2.1. 捕杀野鸟
2.2. 作出破坏生境环境的遏制方法


1. 禽流感与观鸟者

1.1 野鸟至人类之间的传播

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(HPAI) H5N1 主要由鼻腔分泌及粪便传播,以往发生的例子,机乎所有都是人类密切以及长期性接触禽畜所引致的。就算是这样,病毒由禽畜传播至人类的机会仍属罕有:主要原因是受H5N1病毒感染的人类的数量,仍远低于在经常接触受感染的禽畜的人类数量。

除了一椿发生在土耳其但目前仍未证实的事例外,现时已知仍未有由野鸟传播人类的事件发生。因此,野鸟带有禽流感而影响人类健康的危机仍属佷低。

返回上面


1.2. 观鸟是否安全?

是。因为从野鸟感染的风险很低。不过,最重要的是要时常注意卫生的常识,要避免前往已知爆发H5N1的地区。无论你在何处,都要避免接触野鸟、鸟粪和牠们活动的水体:在进食前或与任何动物接触后,请谨记要洗手:还有不要捡拾动物尸体。注意这些简单的事项,都可以减低我们感染任何流行疾病以至禽流感的风险。

返回上面


1.3. 协助监察野鸟

很多国家现时正在进行野鸟的监察计划,这包括检测湿地及其它地区以找出病鸟或死鸟,收集活鸟和健康鸟类的粪便样本。现时国际鸟盟伙伴与各地鸟类保育组织合作进行检测工作,观鸟者和水禽饲养者都可以为这些计划作出贡献。无论进行任何协助,要经常依照有关地区或国家性的指引和方案,样本抽样要由曾受训练的人员进行并要穿著合适的衣物。

观鸟者在野外可协助监察鸟类疾病或死亡的可疑迹象。事实上,观鸟者找到死鸟的机会亦只是偶然,鸟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寒冷天气和饥饿,这属自然界正常现象。不过如你目睹不寻常的事情,请实时与有关部门例如政府办公室联系。

在甚么情况下的事件才需要报告?这要靠你的常识。例如,英国政府的建议是如你发现在同一地点有一只或以上的天鹅、鸭或鹅死亡、同种类雀鸟有超过三只以上死亡、或不同种类雀鸟有超过五只以上死亡,都应立即报告。

返回上面


1.4. 喂饲鸟类

在花园使用喂食器或喂食桌的鸟类带有H5N1病毒的机会很低。最重要是依照正常和合理的卫生操施:在接触沾有鸟粪的器具后要洗手。

此外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喂食器、喂食桌和给雀鸟使用的浴池,使用10%的消毒药水清洗,并在清洗数次以确保这些消毒剂完全清除。在和暖的天气,所有盛水的容器要每日清洗。

不要将喂食器带入屋内清洁,这些工作应在户外进行,并且应使用其它器具。在清洁喂食器和喂食桌时,应戴上手套,并于清理完后立即洗手。这些喂食地方要定期更换至不同的地点,可选择在一年内更换数次,以防食物残留和鸟粪积聚。如这些放置在容器或地面的食物数天内不吃光的话,请减低放置食物的份量。

返回上面


1.5. 观鸟旅游

无论你在哪里进行观鸟旅游时,也需要采取相同的预防操施。当你前往曾发生禽流感的地方,更要提高警觉,例如避免前往活动物市场和禽畜养殖场,以及避免进食未经煮熟或生吃禽畜或蛋类食品。

返回上面


2. 政府及观员对禽流感的反应

2.1. 捕杀鸟类

世界卫生组织(WHO)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(FAO)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(OIE)都说明捕杀野鸟以防止的禽流感是不可能以及不应尝试。

根据以往经验所得,捕杀野鸟以控制问题罕有成效。虽然野鸟也会有机会带有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5N1,但是任何杀鸟尝试方法都会导致鸟类更广泛分散和传播病毒。幸存的雀鸟会分散至其它新地点,因而增加对当地健康雀鸟的压力,甚至造成感染。

杀鸟不单不见成效,甚至会弄巧成拙,造成资源错配,使有效的防控操施得不到支持。

如果你的地区或国家政府或相关的机关宣布捕杀野鸟,请立即与他们联系,指出FAO、WHO和OIE都证实有关方法带来反效果,并会造成受感染的鸟类更广泛分散。还有请你与你的地区的国际鸟盟伙伴联系,以采取适当反应或行动以正视这失当的举措。

返回上面


2.2. 作出破坏生境环境的遏制方法

曾有些地方的政府官员提出要将湿地的水排干、破坏植被(例如芦苇) 、繁殖和晚栖地,以防止迁徙鸟类回来聚居。

蓄意的环境破坏,不单对鸟类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,也将人类福利和经济方面置于损失的境地。湿地除了拥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外,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,有防洪、净化水源、让营养物质循环、以及是湿地环境生活的社区赖以维生的地方。

如果你的地区或国家政府或相关的机关宣布排干湿地,或破坏繁殖、觅食或晚栖地点,请立即与他们联系,并指出这并不是理想的方法,甚至会弄巧成拙。雀鸟离开了原来的地点后,要监察牠们会否受到感染是相当困难。鸟类离开至其它地点成群结集,有机会引致拥挤情况,增加传播感染的机会。

返回上面

 



© 2005 BirdLife/HKBWS China Programme